导航
重型货架

乐鱼体育入口:立体车位狗都不停

来源:乐鱼体育入口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25 23:59:25
产品详情
leyu乐鱼登录app:

  一则黑色幽默正在社交平台病毒式传播:“100个车位的停车场能停几辆理想汽车?答:两辆——入口一辆,出口一辆!”

  除了出入口停车,还有人把理想停两个车位、跨线停车等图片发到网上,想以此证明理想车主素质低。

  抛开网友对某个品牌的吐槽,停车不进库的问题之所以引起众怒,还是因为停车越来越难了。

  截至2024年底,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.46亿辆,而停车位仅1.9亿个,车位比仅为1:0.5。

  在车主们的集体嫌弃下,立体车库市场也正在被抛弃: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立体车位平均闲置率达42%。部分住宅区、商业综合体项目闲置率超60%,年浪费泊位资源超120万个,直接经济损失逾80亿元。

  生活中常见的立体车位,多是由多层铁板、链条和轨道组成的,通过升降、横移等方式,将汽车抬高几层,让原本只能停3台车的地面停下6台车。

  从外表和工作原理看,立体车位充满了未来感十分炫酷,然而实际用起来却像上刑。

  “每次进立体车位,都感觉像是在闯鬼屋,紧张得手心冒汗。”这是车主李先生对立体车位最真切的感受。

  立体车位的空间设计堪称“抠门”的典范。一般划线米左右,但立体车位的长度、宽度都卡得刚刚好,对那些车身稍微长一点或者宽一点的车型来说,简直是“灾难”。

  从你打算把车停进立体车位开始,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,稍有不慎爱车就要受皮肉之苦。

  正常倒车入库的方式是进不来的,很容易刮轮胎,必须直着往里倒。但凡有一点偏差,就得等着轮毂修复。

  比如进去之前提前拿出后备箱的东西,很多立体车库为了多放几层,高度卡着规定的底线,一旦打开后备箱,迎来的就是无情暴击。

  下车时也要注意,不要猛地开门撞到后视镜、不要蹭到旁边的铁链、脚不要卡到缝隙里……

  最重要的是,绝对不能忘记拉手刹,不然车位一旦开始运作,汽车就难逃倒栽葱命运。

  总之进一次立体车库,需要的知识点无异于再考一次驾照,很多车主吐槽,单次取车就要十几分钟,遇到机械设备故障取车就等3小时。

  因此,很多有立体车位的车库,都一定会出现一种现象:立体车位空空如也,通道上却停满了轿车。

  立体车库在中国发展的高峰期,行业产值达到166亿元,到了2024年几乎腰斩。

  如果说车主对立体车位的嫌弃,使其空置率居高不下是暗藏的炸药,那新能源汽车的普及,则是点燃的引线。

  最近两年慢慢的变多人发现,立体车位已经不是想不想停的问题,而是能不能停的问题。

  根据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《车库建筑规划设计规范》,它归类了六种类型的车辆,其中,大型车的尺寸为长5米,宽1.85米,高1.55米。

  问题在于,这个规范只要求了最小尺寸,很多企业为了省钱,长宽高都踩在最低标准的生死线上。

  新能源车普遍“身宽体胖”,以特斯拉Model3为例,算上后视镜有1.95米,而许多老旧立体车位设计标准还停留在燃油车时代,车位宽度仅1.85米。这多出的十几厘米,成了无法逾越的天堑。

  这些年人们越来越喜欢SUV。中国SUV的销量在2020年首次超过轿车,成为销量第一的乘用车车型。

  乘联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,中国乘用车销售1090万辆,其中SUV为536万辆,占了一半。车长在4600—4900mm的中型SUV销量达167万辆。

  传统燃油车的重量相对来说比较稳定,而新能源汽车由于搭载了厚重的电池组,重量比同级别燃油车高出不少。

  一辆普通燃油B级轿车约1.5吨,而搭载厚重电池包的中型纯电车轻松突破2吨大关。问界M9和腾势09等车更是逼近2.7吨,老旧立体车位的载重设计上限往往只有2吨,新能源车停上去,无异于让老牛拉超载货车,立体车位钢梁被压弯、压断的事故屡见不鲜。

  目前大多数立体车位都没有配备充电桩,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车主把车停在立体车位上后,无法及时充电,给用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虽然有些停车场尝试在立体车位旁边加装充电桩,但由于空间限制和线路改造等问题,效果并不理想。

  如果说停车难、不适合新能源汽车是立体车位的“外伤”,那么停不满、供大于求就是它的“内伤”,而且这“内伤”比“外伤”更致命。

  随着城市的发展,很多地方都新建了大量的停车场,平面车位的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。与此同时,立体车位的建设成本相比来说较高,维护费用也不低。一位停车场经营者无奈地说:“当初建立体车位花了不少钱,本想着能缓解停车压力,增加收入,没想到现在成了累赘,维护费用都快付不起了。”

  在一些老旧小区和商场,立体车位的闲置率高得惊人。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部分地区的立体车位使用率还不到30%,大量的立体车位处于闲置状态,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,也让投入资产的人血本无归。

  这使得立体车位在与平面车位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,最终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。

 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确定进入了快车道,慢慢的变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,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。然而,与之配套的停车设施却没有跟上步伐,立体车位的困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
  今年6月,广州建了全国第一个经营性“沉井式停车场”,用“空中—地面—地下”立体分层开发,通过深达69米的沉井结构,建起一个23层楼高的立体停车场。

  这种新型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是,机械车位停取困难的痛点,车主把车开到宽敞的地面入口,下车点一下屏幕,AGV机器人就会自动把车运到地下车位;取车时用手机APP预约,60秒内车就会“冒”到地面。

  这种全自动化操作,解决了车停不进去、新手不敢开、停车费时费力的问题,很多人还专门去停车打卡。

  立体车位本身的设计理念非常好,能最大限度解决停车难题,问题就在于规范和技术。

首页 导航中心 联系我们